本文基于对最新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综合,介绍 2025 年最值得推荐的几款主流降噪耳机,并给出其特点、适用场景及选购建议。
1.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Headphones
推荐理由:在众多测评中,Bose 凭借新一代 QuietComfort Ultra Headphones 保持了顶尖的主动降噪水准,能有效隔绝环境噪音,对地铁、飞机等低频噪音的抑制尤为出色。
- 降噪表现:在各类环境下保持稳定、宽频段降噪,且对人声也具备较好的减弱效果。
- 音质与舒适度:调音偏均衡,低频富有弹性。头梁与耳罩具有柔软记忆海绵,长时间佩戴也不易疲劳。
- 适用人群:对降噪要求极为苛刻,或希望在嘈杂环境下专心听音乐、工作的用户。
2. Sony WH-1000XM5
推荐理由:索尼 WH 系列历来是行业标杆,2025 年的 WH-1000XM5 进一步强化了音质与降噪算法,尤其在中高频噪音的处理上有长足进步,也延续了优秀的人机交互设计。
- 降噪与音质:人声与环境细碎声的过滤较干净,中高频表现细腻,整体调音适合流行、人声及轻度摇滚。
- 功能特色:拥有“快听模式”(Quick Attention)等交互设计,可在不摘耳机的情况下与外界对话。
- 适用人群:喜欢流行乐或多类型音乐,希望兼顾不错的降噪和舒适度的通勤族或旅行人士。
3. Apple AirPods Pro(二代或更新款)
推荐理由:苹果在真无线领域依然保持强势,AirPods Pro 系列(第二代及后续款)主打在 iOS 生态中的无缝连接表现,并在多次固件更新中持续优化降噪与音质。
- 降噪表现:面向日常环境十分出色,中频段变动噪音处理良好;配合“通透模式”可快速听清外界声音。
- 生态优势:与苹果设备连接与切换更顺畅,可用空间音频(Spatial Audio)带来沉浸式效果。
- 适用人群:使用苹果全家桶(iPhone、iPad、Mac)并注重便携和稳定连接的用户。
4. 声阔 Soundcore Liberty 4 Pro
推荐理由:作为声阔品牌下的中端真无线款,Soundcore Liberty 4 Pro 在价位更实惠的同时,也能提供可观的噪音抑制效果和扎实的声音表现。
- 降噪与性价比:降噪中规中矩,能有效降低低频轰鸣声;价格明显低于高端旗舰款,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非常友好。
- 音质调校:内置 EQ 可自定义,默认音色偏流行,细节表现略逊高端型号,但依旧足够日常通勤。
- 适用人群:追求性价比、对音质与降噪有一定要求、但预算不高的听众。
5. 1More Sonoflow Pro HQ51
推荐理由:1More 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,Sonoflow Pro HQ51 是该品牌在 2025 年推出的中端降噪耳机代表,提供舒适佩戴和持久续航。
- 降噪能力:对飞机与地铁等低频噪声有较好滤除能力,日常街头环境也能大幅度削减背景声。
- 续航表现:官方宣称最高可达 50 小时的续航,在同价位里相当亮眼,适合长途出行。
- 适用人群:需要长时间连续使用耳机、在预算范围内追求较好降噪与续航的用户。
6. 其他值得关注的机型
-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:同系入耳款,贴合度高,便于随身携带。
- Apple AirPods 4 With ANC:主打半开放式+主动降噪,有更好的环境感知,但降噪力度略弱于入耳式。
- Urbanista Los Angeles:宣称顶部配有太阳能充电功能,适合户外长时间使用,但实际降噪略逊于主流旗舰。
选购建议
- 噪音环境类型:若多在公交、地铁及办公室环境中,选择以“低频降噪”见长的型号(Bose、Sony)更合适;若需舒适佩戴和苹果生态便利,AirPods Pro 系列值得考虑。
- 音乐喜好:热爱音乐细节可优先考虑 Sony WH-1000XM5 等在音质方面表现出色的头戴式;若只是日常收听播客或通勤听歌,Anker 及 1More 中端款即可满足。
- 佩戴形态:头戴式通常拥有更强的降噪隔音与沉浸感,真无线则更轻便、通勤携带更方便。
- 预算与续航:旗舰款一般在 300-400 美元(或以上),如果追求高性价比或长续航,可关注中端品牌(Anker、1More 等)。
总结
2025 年的降噪耳机市场竞争依旧激烈,各大品牌持续迭代降噪算法与音质表现。Bose QuietComfort Ultra、Sony WH-1000XM5 和 Apple AirPods Pro 系列等旗舰之作仍引领潮流;而 Anker、1More 等厂商在中端和预算款领域崭露头角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。在选购前,建议综合考虑自己的预算、使用场景、设备生态以及对音质、佩戴舒适度的需求,从而找到最适合的降噪耳机。祝你选购顺利!
评论